top of page

諮商前須知

  • 作家相片: JC H
    JC H
  • 6月9日
  • 讀畢需時 5 分鐘

已更新:7月31日

工作這些年來,我發現大家進到諮商時經常懷有自己的想像與期待,同時又不太清楚諮商到底會怎麼進行,但如果要在第一次諮商花時間核對、說明這些細節,又可能讓已經憋了許多話想一吐為快的大家覺得「好花時間!哪時候我才能開始說我想說的?」


因此這篇文,寫給每個想進入諮商的你,希望能為你預作準備,如果在閱讀後決定與我諮商,也很歡迎在對話中提出你的想法或疑問哦。



  1. 諮商會怎麼進行?

    這部分我通常會在第一次諮商的開頭花費約5分鐘簡短說明,也會詢問大家對於諮商是否有擔憂或困惑的地方,回覆澄清後才會進入晤談。第一次談話會有比較多時間是聽來談者敘述目前狀態或煩惱,我也會穿插詢問一些基本背景資料(家庭、工作、感情、交友、生活狀態、身心狀態等)。蠻多人會擔心不知從何說起、怕表達不清楚,這部分我會鼓勵大家先照自己的方式試著說看看,中間有不懂的的地方我會提問,也會適度引導你表達,所以試著放輕鬆,練習把自己說出來就好。



  2. 建議的諮商頻率:

    在諮商初期(意指來談者狀態還比較不穩定、且與心理師還在建立關係的階段),每週一次或兩週一次是比較合適的頻率。我能理解大家可能有時間或經濟上的考量,但根據經驗,諮商成效很重要的關鍵是「諮商關係」,也就是你和你的心理師是不是能建立安全且信任的關係。諮商中大家會談及很多內心深處鮮為人知的秘密或想法,因此「安全感」是很重要的。諮商初期是建立關係很重要的階段,如果間隔太久才約一次,往往下次見面時已經忘了上次聊了什麼、中間又發生了很多新的事,導致議題無法延續討論,對心理師的印象也很淡薄,一忙起來就很容易想取消或暫停諮商。



  3. 盡量不臨時取消/更換時間:

    此外,「固定時間」也是建立諮商關係中重要的隱藏因子。心理師每週都將固定時間留給你,會帶來安心的感覺,知道「這個時間我都可以見到心理師」本身就能帶來支持的力量,因為你終於不再只是一個人。


    我目前服務的時段以週六、週日與週一白天為主,週末時段大家很可能會有聚會或活動導致偶爾需更換時間,這部分心理師其實也是。因此週末的預約即使無法每次固定時間,只要在諮商時間提出討論,約定下一次彼此都方便的時間是沒問題的


    我知道有些人可能會有「約定的時間到了反而好想反悔」的念頭,就像我們和朋友約見面,但時間到了卻好不想去。我會鼓勵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除了諮商,在其他關係或約定也有類似反應,這其實象徵了一些意義,很值得在諮商中討論。又或者抗拒諮商,是不是來自諮商時的不愉快(心理師不夠理解我、諮商時得面對一直想逃避的部分...),如果和心理師的工作模式/語氣有關,可以和心理師討論,也可以更換心理師(但如果試了幾個心理師都不滿意,就得回頭問問自己「我到底期待什麼?」),如果是諮商探索帶來的不適,可以請心理師慢一點,看看怎樣的速度或深度更適合此刻的自己。


    當然,如果因為工作性質或特殊因素導致你每週時間無法確定,這是沒關係的,可以直接提出和心理師討論。



  4. 諮商不只是同理,但也不只是給建議

    有些人來諮商期待的是被聆聽和支持,有些人則期待得到一些實質的建議或被戳破盲點,但我想邀請大家留意的,是諮商不應該只是「我盡情地說個不停」,或「我稍微說一下,看看心理師能給我什麼」,前者往往會在諮商後感覺「都我在說,心理師都沒幹嘛」,後者則可能會說「我覺得心理師的建議好像還好」。這兩者的共通點,就是缺乏與心理師的互動。互動,意指來談者停下來聽聽心理師想說的話,以及聽完心理師的話之後表達自己的想法。只是一直說個不停,或只是單方面聽心理師說,很容易只是卡在自己原有的觀點。我觀察能在諮商中受益較多的人,往往是能與心理師一來一往地討論,在這些開放式的對話中逐漸長出新的觀點。你不需要全然接受心理師的意見,心理師給出的方向或思考都只是階梯,幫助你看見更多樣化的自己,鬆動原有僵化的思考模式。



  5. 關於結案的時機與方式

    諮商應該進行多久其實沒有標準答案。如果你覺得比起剛來諮商時狀態變好了,或你覺得已經有些收穫、可以自己嘗試面對挑戰,都可以選擇和心理師討論結案。也有人會選擇拉長諮商的頻率,讓自己可以每隔一段時間有個沈澱整理的機會,這樣也很好。


    重要的是,鼓勵大家「無論因為什麼原因想要結束,或害怕結束,都可以向心理師誠實表達」。實務上很多人會不告而別,原因不外乎「不知道怎麼說想結束、怕尷尬」、「怕結束就代表已經好了、不能再回來諮商了」,但其實有好好結案的人,光是最後的回顧與討論就會有很多體悟,畢竟告別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一課,而諮商也是學習道別的好時機。


    而且很多人因為當初種種擔憂害怕,沒有好好和心理師道別,往往會在又想要諮商時不好意思再去找原本的心理師,我想和大家說,心理師其實很歡迎大家誠實提出結束諮商的考量,諮商結束後也不代表就不能再重新開始,人的生命本來就有各種起伏跌宕,諮商是一個宇宙魔法空間,是霍格華滋的萬應室,永遠為了你存在



  6. 你的回饋很重要!

    如果對於諮商過程或行政流程有任何疑惑不滿,都可以和心理師/行政人員反應,讓我們有機會做得更好,不好意思當面說的話,也可以傳訊息/來信說明,尊重自己的感受是很重要的!不用擔心冒犯到我或行政人員喔,其實表達自己的意見也是諮商中很好的練習。


    反過來,如果諮商有幫助到你,也很歡迎你留下評論,讓更多想嘗試諮商但又不安的人能有可以參考的依據。如果你會害羞,不好意思在公開的地方留言,也可以在諮商中直接向心理師表達,你的回饋對心理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珍貴的(真的)!



最後,謝謝每個想嘗試諮商的你,我明白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決心,也明白你心中的懷疑和不確定。諮商並不是生命所有疑問的唯一解答,但它是一條路,是一個選項,如果你決定試著踏上這條路,那就背起行囊、做好心理準備,與我一同展開這段冒險旅程吧!我會成為你的引路人、你的同伴,並且成為你永遠的啦啦隊。

 
 
 

留言


這篇文章不開放留言。請連絡網站負責人了解更多。
bottom of page